《院落深幽與黃色蠶豆》

  • 空間性質:住宅
  • 空間成員:大人 2 位,小孩 1 位
  • 空間面積:35 坪
  • 主要建材:水磨石、白柚木、寮國檜木、橡木(實木貼皮)、訂製馬賽克

提及中國風,腦海中勢必浮現水墨字畫、雕梁畫棟,或是明清古董傢俱。就線條而言,現代傢俱與電器設備洗練俐落,展現工業化的理性;而古典中式則相對感性,造型繁複多變。該如何乾淨地呈現東方風,做到既不老派,也不陳舊呢?

屋況背景

本案位於桃園青埔的新興重劃區,南面採光佳、享公園景致。屋主為三口之家,兒子長年出國留學,女主人希望家裡各處空間都有高使用率,避免長期空房。她喜愛中式風格,擁有金工、書法、蒐古玩等雅趣,並且收藏一張古色古香的羅漢床;因曾經長期居住香港,期待重現香港記憶。於運動面,需要單槓和TRX健康伸展空間。兒子則夢想一座有「書洞」的書櫃,能愜意地窩進其中閱讀。

設計手法

屋主擁有許多藏書與造型特殊的擺飾,因此陳列與收納是主要的設計功課。東方空間有其典型意象,在櫃體結構、門窗傢俱的線條設計上依循傳統,但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如何結合中西式空間佈局。

玄關迎光聞香,好感回家儀式

在正門的畸零空間製造玄關,左邊設置鞋櫃與櫥物室,右邊設置物小平台。入口規劃一樘寮國檜木拉門,透過格子結構屏障,隱約看到室內;透光,使玄關不至於晦暗,清香飄逸,使人神清氣爽,宛如一場回家的儀式。

從玄關到廚房鋪設一條地磚動線,方便主人將採買的雜貨快速送入廚房儲藏;地磚採錯落拼接,深色和凹凸有致的紋理,其實耐髒好清理。中島餐桌可作為檯面使用,桌下可見過渡兩種材質,由木質地板定義出室內場域。

少即是多,協調新舊的寫意東方

想充分彰顯收藏的古典線條,關鍵是讓空間背景色彩減少、簡化輪廓。譬如餐桌後方的大型收納櫃整合了總電箱、冰箱與電器櫃,視覺簡潔劃一;中島檯面採用預鑄的磨石板材,精挑紅褐、淡黃、米白和蛇紋四種石子,剖面宛如可口的牛軋糖,並搭配墨綠色的高腳椅呼應配色;為修飾客廳跟餐廳間近60公分的高低差,設計45度角的斜面天花板與空調出風口,同步改善冷/暖氣效能。

玄關右側牆面鑲嵌一款博古櫃,屋主可隨其興致展示琳瑯滿目的古玩;另一側擺設瘦長的展示桌案,案頭牆上懸掛《清明上河圖》拼圖;沙發後方白牆以細長的壁龕表現現代感,搭配鏽鐵層板烘托流逝的時間感。

窩進蠶豆櫃,木格透光屏障

在廚房中島與多功能室之間樹立一道書牆,為滿足兒子窩進書洞的夢想,在中央設計可坐臥的蠶豆櫃,繽紛的鮮黃色軟墊在一片中國風之中,突然亮了起來。前後兩層的正方格狀結構可讓窗光盡可能地透到走廊,走廊亮了起來,也灑落宛如窗櫺的光影。有了光,物體方能呈現寫意的立體感。

客從四方來,相約台上見

中國建築分亭台樓閣,還有分一進、二進、三進的院落佈局,透過門片、長廊與架高的臥榻,在公私領域的過渡區反映這種越入內、越幽深的空間遞進感。

考量房屋挑高達3米6,在旋轉電視後架高平台作為多功能室。敞開不透明折門,可見兩階(約40公分)高的榻榻米地板,雙腳有了向下伸展的空間,日後就可擺放和式桌作為茶室;若想當作午睡房或客房使用,拉下蠶豆櫃旁的竹簾,就可建立隱私感。

多功能室共有兩個入口,一朝客廳,一接走廊,自兩處登台入室,作為「相會台上」的意念象徵。實木踏階表面採噴砂處理,既可止滑,又可呈現風化感。

在折門旁等不經意的角落點綴綠黃拼接馬賽克,重現香港地鐵錯落繽紛的馬賽克牆壁;主臥室的英制正方形插座亦源自香港情感。

 

彈性空間感,妙用掀床與拉門

行至走廊盡頭可見中式古典雙開門,門片採中式窗櫺樣式,隱約而典雅。為了善用空間,關起雙開門,私領域便成了可變化使用、各擁隱私的一房兩式。主臥室與孩子房利用拉門建立關係,主臥更衣室的磨砂玻璃,其穿透性有助採光。

孩子長年留學在外,房間採用掀床隱藏,平常可收進櫃子裡,搭配鏡面與TRX可做身體伸展。倚靠三面窗的羅漢床,既可曬日光浴,也可享受窗外景致。

創新挑戰

提取中國傳統空間的佈局概念,利用拉門、蠶豆書櫃、中式雙開門與架高平台,創造層層遞進的空間層次;方格結構能透光入室,創造隱約曖昧的光影效果。簡化傢俱和櫃體的線條結構,彰顯蒐藏物件的精緻作工。

日作隨筆

女主人平日享受在羅漢床上休憩,而中島餐桌則是她練字,以及與孩子視訊的地方。有趣的是,中式雙開門的門軸聲也成了她察覺孩子夜間動態的聲音線索。男主人最愛的位置是中島餐桌,此處如同咖啡秀的表演舞台,還可放眼望向明亮的落地窗跟露台,十分舒適愜意。

 

All Projects